心智:活在对立当中
人类的心智非常複杂:
● 心智有非常细腻和美丽的面向
● 心智有粗暴和强硬的面向
在生命中这两者你都会遇到。但不管是生命,还是这些心智状态,它们根本不经由我们的允许就发生了。事实上,它们常常都和我们的愿望和慾望背道而驰。静心可以在不同的心智状态之间带来平衡。
心智 – 细腻的一面
当你和萨特娃(satva悦性)连接时 – 你就点燃了心智柔软、美丽和细腻的一面。这让你感觉很棒且感受鼓舞。但是你不能一直都是那样 – 否则,你会变得很脆弱。
那些太过柔软的人,在别人只是给个难看的脸色时就崩溃了。他们开始哭泣并觉得被击垮,通常还会封锁所有的沟通。
当你感觉不错和柔软时,你会要别人以同样的方式回应你。在那个时候,小小的事情就会让你烦恼。你会开始自怜。「没人了解我」的怨言就是从这个状态出现的。
心智 – 强硬的一面
有些时候你是那么的强硬和难搞,内在有着抗拒。你卡在强硬的面向裡 –生命柔软和细腻的面向你变得麻木。
通常当你感到粗暴和强硬时,是你已经在面临某些困境的时刻。假设你在办公室裡过了非常不顺的一天;心智粗糙和强硬的面向也跟着你开车回到了家,然后它就被带进家裡并到处泼洒在配偶和孩子们身上。
当你变得粗暴和抗拒的时候:
● 观察那会持续多久
● 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它影响了你的心情和行为多少
平衡心智的状态
生命裡的所有锻鍊是为了发展你的能力 – 能在心智强硬和细腻的面向间来回转换。
你需要发展的技巧是 – 去发展一阵子是粗暴和强硬的,但下一阵子就转换为柔软,美丽和不抗拒的能力。这转换就是锁定在「是的」心智(’Yes’ mind),那是你真正的内在灵性。
讽刺的是这两种状态是一个接著一个来。
你从细腻的状态开始 – 而当某些人不了解你的时候– 你就变得粗鲁。
所以粗鲁的人也一样 – 当他们察觉自己很粗鲁的时候 –他们会变得细腻和柔软。
小孩子是让你感觉和体验心智这两个对立面的专家。如果你家裡有小孩,他们会让你粗暴和强硬,然后下一刻让你非常柔软和温和– 因为你感受到那个内在的连结。
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你最爱的人身上:
● 这一刻你可以感受到深深的归属感
● 下一刻你大发雷霆
你可以在两分钟内经历这个循环。
为了平衡心智状态而静心
透过静心和放下,你可以转换内在粗糙和强硬的面向为细腻的面向。你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,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放轻松。每个人的内在都有这个能力,而静心让你毫不费力地去扮演这些角色。所以当你觉得粗暴,抗拒或生气的时候 –坐下来并放轻鬆、观察并在心理上将它放下。
心智和理解
让我们彻底了解它,好让我们可以将这个知识有意识地融入生活裡。有三种类型的理解 – 理智层面的,体验层面的和存在面的。
● 理智型理解 –你认为你知道,但你听到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堆混乱的话语。
● 体验式理解 – 这是在感受的层面。你明显的感受到它。当你有过体验的时候,你想要更了解它,所以你成为寻道者。
● 存在性理解 – 包含理智型和体验式的理解,但它又是超越这两者的。它是无法被辩驳的 – 存在性理解成为你的本性。当果子成熟,它会掉下来。但这个果子依循它的业力时间表成熟,而我们可以透过静心来加速成熟的过程。
静心透过专注让心智敏锐而透过放鬆让心智扩展:
● 扩展而不敏锐的心智不能带来全面性的发展。
● 同时,心智敏锐而无扩展会造成压力、愤怒和挫折感。
● 专注的心智和扩展的意识间的平衡会带来完美。